近几年,丽江旅游带动的经济发展,让当地不少居民的生活都慢慢好了起来。可是,大部分人的日子过好了,拥有两个国家级贫困县和一个省级贫困县的丽江,还有一部分的居民却依旧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日子想要好起来,还有一段路要走。
昨日,在“向贫困宣战建幸福家园”系列发布会上,丽江市副市长张卫国表示,在该市的扶贫工作中,确保每年脱贫人口2万人以上,到2020年,稳定实现12万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
3年来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万
丽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脉东部,是一个集“山区、民族、偏远、贫困”为一体的地方。全市国土面积2.06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半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6%。在丽江下辖的1区4县中,就有宁蒗彝族自治县和永胜县两个国家级贫困县,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是省级贫困县。“这样一个山高、谷深、坡陡的地方,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慢,民族经济发展慢,导致了贫困问题较为突出。”张卫国介绍。
“十二五”以来,为解决贫困问题,帮助更多百姓脱贫,丽江市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9.94亿元,农村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25.3万人减少到2014年的12万人。
高原农业带动百姓致富
“十二五”以来,丽江累计投入各类产业扶贫资金9.6亿元,实施以产业发展为主的片区发展,推进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培育了中药材、核桃、芒果、马铃薯、烟叶等特色农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目前,全市建成生态产业基地443万亩、规模化畜禽养殖场188个,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630家,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区30个。如被誉为“云药之乡”的玉龙县鲁甸乡,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6万亩,95%以上的农户种植中药材,年产值超过2.8亿元。“马铃薯之乡”太安乡2014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达4万亩。产量突破8万吨,产值超过2亿元。
张卫国介绍,近两年来为市场所欢迎的玛咖,去年全市的种植面积为7万亩,带动当地13万老百姓创收,约带来40亿元的产值,百姓的直接产值就达到5.5亿元。
解决农村有好产品“卖不出去”难题
此外,张卫国介绍,依托丽江作为云南省旅游窗口的资源以及带来的经济发展,每年由旅游企业投入2000万元资金用以农村扶贫工作。同样依托旅游及互联网资源,目前丽江大多数地区已逐步开展互联网加旅游及高原特色农业的模式,解决贫困地区老百姓有好产品“卖不出去”的难题。
如去年,利用互联网加高原特色农产品的模式解决了华坪地区芒果、永胜地区鸡蛋的销路。张卫国表示,未来还将继续大力支持和促进17家龙头企业建立互联网平台,利用互联网加扶贫的模式,把101个扶贫村的相关项目,通过该平台发布出去,让更多人知晓,帮助农户解决农产品的滞销问题,也把国家的相关政策通过该平台让更多百姓知道。